家校共育的观后感13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1
学校与家庭最根本和最原始的活动都是让孩子们能够幸福成长,而缺失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和谐统一发展,教育才有可能发挥其的育人效益,更好地促进孩子幸福成长。
然而所有这些宏观的道理都应该从微观的细节入手去做。杨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地给我们介绍众多细节。“五个一”每一个“一”都是细节,都可能被忽视。需要家长和老师都重视起来。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说明,古人早已认为学校和家庭教育是一体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缺失任何一方都是孤掌难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和孩子有着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家庭教育中常常能做到以情动人。另外,父母和孩子的接触时间最多,了解最细,所以父母能根据孩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而学校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教师也经过专业训练,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有计划、有系统,从而更专业地培养和教育孩子。所以,家庭和学校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各有所长,如能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家校合力,定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幸福成长。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2
观看了家庭教育公开课——“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后,首先真切感受到了政府、社会、学校,对教育改革的深思与举措,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深切之爱。
非常认同课中张教授所说的“要守住教育的三条底线”——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康。这三条底线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来守护,这也是“双减”政策的长远意义,让教育回归常态化的本真状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家长要尽快从对“双减”政策的焦虑中醒悟过来,思索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积极配合学校,配合政府关爱好我们的孩子。家长们要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昂贵的补习班和学区房替代不了的,解决问题最关键的因素是家长对孩子的用心和耐心、默默地陪伴、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与鼓励,可能是他们最需要的。缓解教育焦虑我们可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缓解焦虑我们需要放弃原本秉持的完美条件和固定目标去框固孩子;缓解焦虑需要我们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家庭的和谐,家长的自律,民主的作风,这样才能为孩子提供最大的助力。令人欣慰的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变化—笑容多了、长高了、睡饱了、学习多样化了。孩子们正在健康的全面的蓬勃成长。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3
子女教育的根源在价值观和学习生活习惯,只要抓住了根源问题,子女教育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只是最终的其中一个方面的结果,所以解决问题不要局限在表面现象,要找到根源去解决根源问题。
子女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家长,家长责无旁贷。家长必须在子女教育上亲自花精力和时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人身上,也不要指望通过“花钱”就可以解决。家长必须加强对自我的管理,把陪伴孩子的时间进行量化,每天必须达到一定量,一年也必须达到一定的总时。
给孩子制定补短板的学习计划时,时间单位应该是以年计而不是月,更不是周;不要制定短期投机取巧式或者急功近利的学习计划。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长期匀速跑,是最轻松最有效的方法。只有长期保持合理的学习强度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
提起孩子的教育,估计百分之九十的家长都会皱起眉头,有各种各样让家长头痛的地方。今天听了“寓教于生活成就美好童年”,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可能真正实施到生活中,还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对我来说,起码有了方向和方法。
孙云晓老师说,学校教育注重知识学习,家庭教育生活教育更偏重于习惯培养、价值观培养。但是这个教育培养,更多的是身教大于言传,在家庭生活教育中,跟他长篇大论的说学习的重要性,不如在陪伴的时候自己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努力去完成;跟他讲坚持的大道理,不如选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坚持做……还有待人接物、发表对某件事的看法、日常的聊天甚至不经意间对孩子的态度都会让孩子认识到家长的三观并不断地去学习,所以每一个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家长,更需要自己三观正、各方面都尽量做得更好,这可能就是刘可钦老师说的温暖而有力量的家庭教育吧,只有这样的家庭教育,才会教出内心坚强的孩子,让孩子无论遇到什么大风大浪,仍然能坚强的面对生活的苦辣酸甜、喜怒哀乐。这样的孩子无论学科成绩是否优秀,都能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为了教出内心坚强的孩子,我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做更好的家长!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5
认真聆听了杨老师关于自己如何开展家校共育的一些举措,收获很多,杨老师工作得法,家校沟通顺畅,是一位有心有爱有法的好老师。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培育,和谐顺畅的家校关系有利于学生成长,对班级各项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家校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正如杨老师所说: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老师和家长是“战友”而不是”对手“。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和家长各自忙于孩子的学习,而常常忽略了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原则,特别是家长会双家长出席制,很多学校都没有做到,缺乏对孩子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杨老师的讲座很务实,工作收放自如很有章法,为一线班主任的家校沟通指明了方向,分享了举措。杨老师以“五个一”促进家校合作,制作一个档案,诠释了教师对学生的用心;组织一场活动,展示了教育的智慧;拍摄一张照片,发现平时看不到的美;认识一位忙人,深入了解每一位家长;写好一封书信,纸短情长,情真意切。致力于创建和谐融洽的家校关系,目标一致,让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成为的队友,从而构建“家校共育”目标,值得我们一线班主任学习。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6
通过这次家庭教育公开课的学习,让我对“双减”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双减是为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从外观上可以看到孩子们的作业在校内就能完成,与之前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其次假期补课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内观上看孩子们参加文体活动、阅读以及睡眠的时间增加了,学校课程教学也进行了改革,孩子们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健康发展才是国家、社会、家长和学校共同达成的目的。
其次,通过学习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也消除了我对“双减”后的焦虑,让我明白了政策背后的真正含义,作为家长要尊重并充分发挥孩子独特的潜质,对孩子的评价不能太过单一,不要拿别人的孩子当榜样,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孩子的负向评价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家长也不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给孩子,与孩子交流时要换位思考,要民主、协商、平等的沟通,家长要真正意识到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而不是短期的急功近利。
总之,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本真,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同时家庭教育时间更加充裕,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家长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做到家校协同。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7
双减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我觉得孩子们的睡眠时间增加了,这样第二天就更精力饱满地投入学习,体育锻炼时间也多了,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带孩子在假期的时候,出去走走,旅游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做攻略,多支持他们自己的安排,不要强行限制他,尊重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要老想让孩子迁就我们,要彼此出合。学会“蹲下”向孩子学习,多让孩子关注社会奇闻,也可以在传统节组织、家庭共建,让孩子和我们一同学包粽子,了解传统文化同时,也很好地实现心理的愉快交流。多让孩子关注社会,关联到生活中,在学习压力减负的同时,提高了生活技能,现在很多题目的答案都是开放性的,不再是单一的首知5点,学会这些,也在无形中减轻了孩子和家长的心理焦虑,心理减负。
希望我们学校在减负的同时,减的不只是减少作业量,更好的帮助我们的孩子抓重点,更高效地去学习。家校共育。一起并进!双减的不是孩子的作业,而是变更的去发现孩子的快乐,提高他们的能力和信心。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8
通过观看双减政策的讲座视频后,作为一名中学生家长感慨万千。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做人,再是学会生活,最后才能学会学习。“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家长因此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加强体育运动,鼓励孩子拥有艺术、体育类的兴趣爱好。对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时要提升自己与孩子相处的能力,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责任心、主动性、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这些都需要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培养渗透。
其次陪伴孩子参加家庭劳动,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桌,打扫家中的卫生,学习自己洗袜子等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为以后独立生活打下基础。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条很长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借“双减”政策的东风,在学业压力大幅减轻的情况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最后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面向未来的人,让教育回归本真。这应该是我们一起努力的方向。让孩子学会学习的能力,把基本功打扎实,学习习惯养成,那孩子未来的竞争力也有了。让孩子拥有珍贵的童年、灿烂的少年时光,不畏未来,勇往直前。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9
“双减”政策实行以来,让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减轻了不少,在家的时间也充裕了,该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时间呢?视频中老师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一、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学习和生活。
陪伴不仅仅是孩子学习时在一旁的陪同,只关注课内的学习内容,更多需要在生活中更多的交流、谈心,及时堂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他学会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习教育理论,更好的与孩子沟通。
初中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增强,需要我们家长也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成长。
三、坚持体育锻炼,磨炼孩子坚强的意志。
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运动可以磨练意志,帮助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
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条很长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在“双减”后学业压力大幅减轻的情况下,我们要帮助孩子扎实、健康的成长,高效的学习,和谐的发展,孩子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10
认真观看了家庭教育公开课—《“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让我感受颇深。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双减政策,最大的核心是教育提质增效,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同时家庭教育时间更充裕,父母在子女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双减”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要大力强化家校协同育人。作为一名家长,一定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克服焦虑情绪,不能一味地催促孩子学习,希望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而是要让孩子多方面发展,有自由探索的空间。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潜质,我们要做的是认识并且尊重孩子独一无二的天性和多元化的发展,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少年。
当家长也是一门学问,孩子在成长,家长也在成长。希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和孩子共同成长,彼此适应、彼此融合、共同进步。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11
在观看完《20xx年家庭教育公开课》——“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节目之后,感受非常多。两位专家谈到的很多方面的内容,也是每一位家长能亲身感受到的。
在“双减”政策后,我们能感受到的是孩子的作业都能在学校内可以完成,教育的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商业化(补习班、培训班)在不断的减少,孩子有了更多自主时间去参加体育和艺术等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另外孩子有了更多睡眠时间,来保证白天的学习生活。在“双减”政策后,学校更多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更多注重孩子的“五育”目标的培养,大力强化家校协同育人。
“双减”政策是国之大计,家之大业,更是家长素质和孩子能力的双重比拼。让我们做一个有担当的家长,在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为孩子们成就更美好的明天!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12
看了今天的视频,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孩子除了在学校里的学习之外,家庭也是重要的生长环境。
一:孩子的青春期是十二到十八岁之间,这段时间的孩子容易出现叛逆,在我们那个年代的娱乐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出去玩耍,而现在的他们却是回到家里,面对冷冰冰的电子产品,他们缺少玩伴,难得的周末还要去补习,因为他们只知道学习,不知道自身的价值感在哪。
所以家庭教育在这期间至关重要,我们可以用家庭的凝聚力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用家庭环境的力量帮助孩子培养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易被压力压垮。
二:家庭环境方面,现在的家庭问题就是家庭过于冷漠,家长对孩子的不闻不问,放养型让孩子成长,这样孩子看起来很自由,但没有得到关爱,对于成绩方面也是无所谓的态度。剧烈冲突,家长太管孩子往往适得其反,意见不合就产生的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多沟通。孩子在长大后懂的早就懂了,说多了也嫌烦。
所以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由我们每个家庭共同守护。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13
双减政策和教育以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是相辅相成的,“减负”是育人方式的变革。中考和高考中对生活学习,实践学习的考察更多了,学习和生活不是割裂的。例如高考中对核酸检测的标语如何贴地考查如果孩子有参与志愿者活动,就是非常有利的。写作文中的素材,和人文类试题的答题都是对生活经验和思想独特性与深度的考查,并不是背几个知识点就可以的。未来的人才培养方向已经不同于过去,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要改变观念。在家庭教育中降低焦虑,不要拿我们家的孩子去和人家孩子长处比较。也不要把自己人生的抱负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有自己的成长的独特性,让他在尝试中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方向。作为家长,这堂课提醒我们作为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需要和孩子平等交流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