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观后感

《少年派》观后感

时间:2024-07-16 10:50:49
《少年派》观后感

《少年派》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少年派》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少年派》观后感1

首先,十分开心“大河文艺”的观影活动抽中,参加观影写影评活动。

这次参加观影的影片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导演:李安。不明白为什么,初次看到电影的名字,然我联想到了《鲁滨逊漂流记》和《彼得·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像是两者某些方面的融合。一方面展现出海上漂流的痛苦与艰辛,一方面又给予我们美丽梦幻的少年奇遇。

这部电影美轮美奂的特效制作绝对能够与《阿凡达》相媲美,堪称视觉盛宴。在有限的时间里,影片展现出大海的所有姿态,海上风暴的壮观,闪电击破长空的壮丽,清澈如小溪般宁静的画面,随着剧情的发展慢慢浮现到眼前。海对于人的吸引不仅仅在于那无穷的力量,还在于无法丈量的神秘感。关于海洋的神秘感,导演用纪录片式展现了“飞鱼群”、“追捕飞鱼的鱼群”“目前尚未灭绝的海豚群”,各种各样的鱼类都友情客串了一把。关于海洋的美丽,导演用色彩绚丽又精美的画面为观众展现了“唯美通透的水母群”、“带着亮光在水中游弋的鲸鱼”还有那个“派想起母亲的夜晚”。那个前面带亮光的深海鱼,把我一下子带入了童年的回忆,记不得它名字,感觉因该是在《机器猫》中认识的。对于海的描绘,导演做到了极致。海疯狂的一面让派失去了一切,海静宁又神秘的一面让派安抚着派。避免喧宾夺主,突出老虎,导演对于海上霸主鲨鱼的描绘总是淡淡一笔。

观影结束后思考影片所带来的感受,大概有几点:

一、人生需要导师。在剧中派的父亲就是这位导师,1、他用自我的方式告诉派老虎是不能够做朋友的,它保障了派的生命。2、他告诉派要理性的信仰宗教,并影响了他一生。

二、生活需要信仰。

导演在片中展示了多种宗教,没有比较也没有传播,只是展现信仰对一个人的支撑。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却带给人们许多力量,克服困难的力量,应对灾难的力量,对自我道德的约束力。盲目信奉和无信仰都不可取。3、有陪伴。敌人会帮忙你成长,有时候他们又是亦敌亦友。我们无法清楚的划分这条界线,可是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是去他们,我们就完全失去了社会的功能。就像影片结束部分派讲述的第二个故事,他把动物主角都人物化。动物在船上展现的都能够在人的身上找到缩影。在船上的那些日日夜夜,从某种程度上瑞查的帕克“老虎”,已经充当了“社会人”的主角,派跟它讲话,试着去训练它和它做朋友等……4、不要绝望。人生中的沉沉浮浮都是考验,只要不绝望,都会看到第二天的陽光。派就是坚定这个信念才活了下来。5、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片中提到的“食人岛”,就是派开始认为的福岛,在白天给予恩赐,在晚上都会收回。得到的,都要以另一种方式付出。安逸带来的

仅有孤独,所以,上路吧。

印象中的李安是一位经常触动人心的导演,他善于用犀利的视角洞察我们平凡的生活,用平常的语言和朴实的镜头为我们拉开那些主人公的生活序幕,我们被触动着、感动着,还有深思……而这部电影,却一改以往的基调,导演不断的完善、挑战自我,孕育了这部佳作的诞生。绚丽多彩的画面感,贯穿整部电影的震撼音乐,尤其是讲故事的方式,都很喜欢。

《少年派》观后感2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故事讲述的是印度一个动物园主由于国内的形势所迫,动物园经营不下,而准备出售所有的动物!由于在印度卖不上好价钱,而不得搭乘一艘日本货船前往加拿大易地而售,谁知在路上发生了“泰坦尼克号”式的海难,所有人全部死光,只剩下PI和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还有一只鬣狗 一只断了腿的斑马,和一只猩猩!后来鬣狗吃了斑马,咬死了猩猩,又被孟加拉虎吃了!然后开始了一人一虎227天的奇异漂流!

个人观感,情节一般,画面将就,然而李安透过电影表达了一个深邃的话题或者论断!其中有个剧情,小PI隔着栅栏准备徒手拿一块肉喂养理查德.帕克,小PI的眼睛注视着帕克,帕克也看着PI,那一刹那我们仿佛觉得老虎已经通灵,理解了派的意图!然而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父亲阻止了派,“救”了派,并且说“你在它的眼中除了看见自己,什么也看不到”!故事快要结尾的时候,派和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乘坐的小船靠岸了,派踉踉跄跄走下船就倒在了地上,而这时帕克跳下了船,也是步履蹒跚的一步步走,走到了丛林边缘,这时派看着帕克的背影,多么希望它能回头看自己一眼啊,毕竟一人一虎在海上经历了227天的生死与共,也是有点感情的吧?然而孟加拉虎头也没回,直接走进了丛林!派的心都碎了。。。至此影片的高潮结束!

那么李安通过这个想表达什么吗?人生在世,我们孤零零的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就是“派”,而外部世界就是“孟加拉虎”帕克,我们也许认为自己可以掌控外部那个物质世界,其实我们唯一“能看清的”、能掌控的,可能仅仅是我们自己!我们也许自作多情的认为我们与外部世界“心灵相通”,就像派隔着铁栅栏喂食派克一样,其实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电影中随后的情节,父亲牵来一头小羊,结果被老虎撕碎了,咬了进!

如果我们错估了形势,把一切希望寄托于外部世界--孟加拉虎,我们必然会被现实所“撕碎”!最后老虎决绝而,意味着终将有一天我们会衰老死亡,离开人世,换个说法,我们终将会被外部世界所抛弃,也许我们自己依依不舍与外部世界,就像派恋恋不舍于理查德.帕克一样,多么希望其回头看自己一眼啊,然而老虎“绝情”而,尽管二者有着227天的“蜜月般”的共同漂流史,其间生死与共,一起战胜了暴风雨,一起战胜了安逸小岛的舒适生活的诱惑,一起经历了缺水缺食的艰苦时刻,一句话共同经历了生死考验,然而当大限来临时,派被无情抛弃暗示着凡人如我们,面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无穷浩瀚的宇宙时,大自然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尽管我们自己依依不舍!这是李安想要表达的意思吗?我不知道!

正如毕飞宇所说,好的作品被创作出来,到达观众心中,往往不是作者的意图,那样的作品可能更成功!正如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应该是对莎翁最大的褒奖吧!

《少年派》观后感3

昨天带儿子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场视觉的盛宴,画面美轮美奂,情节要细细体会,寓意深刻。

看到好多人都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孟加拉虎。其实,就是这句话吸引我去看这个片子的。不知道那只孟加拉虎意味着什么。看完影片,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茫茫大海隐喻我们的人生,那只孟加拉虎象征我们内心的恐惧。人生注定是孤独的,就像派一个人的漂流,但有恐惧为伴,才得以生存。记得影片中派说,正是这只虎,是他活下来的动力,他为了不让老虎吃掉自己,漂流的生活才有了目标:为老虎捉鱼。而在开始的时候,老虎很强大,派眼睁睁地看到那个现实:鬣狗吃 ……此处隐藏11662个字……他们,我们就完全失去了社会的功能。就像影片结束部分派讲述的第二个故事,他把动物角色都人物化。动物在船上展现的都可以在人的身上找到缩影。在船上的那些日日夜夜,从某种程度上瑞查的帕克“老虎”,已经充当了“社会人”的角色,派跟它讲话,试着去训练它和它做朋友等……

4、不要绝望。人生中的沉沉浮浮都是考验,只要不绝望,都会看到第二天的陽光。派就是坚定这个信念才活了下来。

5、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片中提到的“食人岛”,就是派开始认为的福岛,在白天给予恩赐,在晚上都会收回。得到的,都要以另一种方式付出。安逸带来的只有孤独,所以,上路吧。

印象中的李安是一位经常触动人心的导演,他善于用犀利的视角洞察我们平凡的生活,用平常的语言和朴实的镜头为我们拉开那些主人公的生活序幕,我们被触动着、感动着,还有深思……而这部电影,却一改以往的基调,导演不断的完善、挑战自我,孕育了这部佳作的诞生。绚丽多彩的画面感,贯穿整部电影的震撼音乐,尤其是讲故事的方式,都很喜欢。

《少年派》观后感14

倘若简单地讲述这个故事,那么就是一只老虎和一位少年在海难中幸存,共同征服大海的故事;倘若向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讲述这个故事时,那么只能简单地讲成一只老虎和一位少年相伴克服重重困难在大海上幸存的善良梦幻的故事。

可真正的故事远非如此,这是一个冒险的童话。

看完这个时长2个小时6分59秒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并没有被那里面梦幻壮观的场景所打动,也没有被电影中所谓的情感主线所打动,唯一打动我的只有里面的一句话,那就是幼时派偷喂老虎被父亲发现时说自己能从老虎的眼睛里看到它的灵魂,父亲反驳他的话:当你看到它的眼睛时看到的不过是自己感情的倒影。这句话需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理解。

小时候家里养了一条黑狗,因为周围没有同龄的孩子。所以它成了我最好的玩伴。可悲伤的事从来就没有预告,一年之后这条狗死了。我至今还能清楚地记得它躺在地上嘴里吐着白沫,睁着眼睛死亡的场景,那时并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只是觉得这是永恒的失去,因为无法接受这种感觉,所以只能一味地哭泣。那时我也曾相信自己能从动物的眼睛里,看到它的灵魂,或喜或悲,一味地带着感性的心去和它们交流,从未想过它们是否会伤害自己,可长大后,总会不自觉地带着一种警戒,小心翼翼地慢慢地去触碰它们。这时,我从它们眼睛里分辨的只是善是恶。我相信影片中的派是善良的,因为他在老虎的眼睛里看到了善意,所以才会伸胳膊给饥饿的老虎喂食,而他的父亲并非邪恶的,对动物没有爱心的,他只是想让自己的儿子不要过于感性地面对一只存在潜在威胁的老虎,要理性地去看见危险的存在,我想这就是派在向别人讲述故事时要感谢他父亲的原因。

派的父亲交给派一种理性,让他在理性的支配下,在茫茫大海中能够与一只孟加拉虎漂流227天逆境重生。我没有看过原著,不过我特意去看了柴静采访李安的视频,从那里了解到在原著小说中的那只孟加拉虎是主人公在海上为了生存虚构、刻画的。在看这次采访的过程中,我对李安所说的话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词就是“纯真”,他非常关注人性中的这一品质。整部电影让我感受到的不只是一场关于生存的冒险,还是一场关于成长的冒险。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除了与生俱来的感性,更多的是要学会更理性地对待这个世界,但是越来越多的理性会带来另一种伤害,那就是人性中纯真的丧失。对于成长来说,这也是种冒险,电影带给我的就是这样的思考。

看看我们的周边,面对一个摔倒的老人,人们第一反应不是本着天性中的怜悯即刻去搀扶,而是冷静地考虑自己去搀扶的后果,最终的局面是很多人围观而已,最多打个报警电话。这种所谓的理性带给我们人类的,是多么让人心酸的结果啊!

电影的意义因人而异,有时它只是为了骗取人们的眼泪,有时能发人深省,而对于我来说,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唤醒我理性思考的冒险的童话。

《少年派》观后感15

李安花了六个月的时间,在印度面试6000个少年,找到派,一个16岁的少年。李安说,这个少年的纯真,打动了他,在专注得读完两页纸,泪流满面以后,他给了自己一个答案,就赌这个少年,赌他的纯真,会在这场人与虎共患难的故事中打动众人。

没有老虎,没有飞鱼群,没有一望无际的大西洋,电影画面中出现的唯美3D,一切一切,都是科技操作,这个16岁的少年,第一次演戏,每天泡在游泳池中,感受风浪,感受和一只并不存在的孟加拉虎搏击共存。杀青之后,他瘦了14公斤。

李安说,这位少年,在精神上引领着所有的人,陪着《少年派》到最后一秒。

印度式的英文,印度教的信仰,黝黑的皮肤,黑白分明的眼睛,笑起来会有那么一种傻傻的单纯,他不是13岁,也不是26岁,只有16岁的孩子,方有憧憬世界的思考,对未知世界探索的纯真,他不会失去孩子的渴望,亦不会有经历世事的沧桑。柴静在采访李安的时候,问了一句,纯真,会有这么大的力量么。李安平静得说,会,因为纯真会让他相信,而相信,会带着你走到最后,走到目的地。

在整部电影中,少年操着印度腔,说过几次I AM SORRY。第一次是在船只遭遇海浪,少年看远处狂风席卷船只,叫着阿爸,阿妈,第二次是补到一条大鱼,因为仿佛就要震慑不住,于是用斧头胡乱砸死那只鱼以后,他充满愧疚的I AMSORRY.

电影最初,少年PI在选择自己的信仰时,曾经觉得自己可以是多宗教信仰者,他的这种想法一度被父亲否定,认为人只可以有一个方向,而不是接受各种不同,父亲让PI亲眼看到一只饿了几天的老虎是如何撕碎一只山麓,这让PI的人生不再充满遐想。

也许是父亲的那一课,让少年PI在与虎共度的船只上,保持着12分的警觉,因为这种警觉,在漂流的277天中,绝望被求生和共度代替,日夜更替,比起孟加拉虎,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海上的不知未来的绝望。

夜晚的大海汇聚成思忆。

即使没有台词,即使只有一只孟加拉虎,孤独和绝望的感觉,还是让李安和少年传达给了观众,揪心的孤独,占据着整个大海,少年咆哮着,已经失去一切,还在乎失去什么。

也许猛虎被驯服,也许在猛虎的眼神中,真的似乎曾经有过那么一份对派的依恋。又或许即使没有,我们依旧宁愿相信,有过。

派说,它未曾回头,伤透了他的心,它曾是他的神,如果没有它,他一定无法幸存。

可是它头也不曾回,就这么钻进丛林中。

少年派离开印度的时候,没有对心仪的女孩说再见,

海难时,没有对父母家人说声再见。

孟加拉虎钻进丛林中,没有回头道再见。

小说的结局,其实从未有过孟加拉虎,那是少年幻想出来的为了让自己活下去的对手。

电影的结局,让我们选择,更相信存在过孟加拉虎的那个故事。因为似乎在整个故事中,因为有一只似乎一度成为过朋友,而又那么决绝离去的老虎,而更显凄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老虎,只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表达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驯服内心的那只老虎。

早晨醒来的时候,窗外白茫茫的一片,电影和现实中,都一定有属于内心的少年派,和一只钻进丛林中的孟加拉虎。

《《少年派》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