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说课稿

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

时间:2024-07-16 10:31:18
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

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1

说教材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口头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孩子走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在读中感知、感悟西湖的美景。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配乐磁带

说教法、学法

一、情境创设法

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体。真实、鲜活的情境能丰富儿童的表象,激活儿童的思维、情感、联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优美的语言,借助色彩鲜明的图画和悠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入境的“场”,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理解课文,体悟情感。

二、朗读体验法

教学中我以读为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加深朗读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我通过个别读、比赛读、想象读等不同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词语,在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并在读中加深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说教学过程

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杭州被称为xx,而西湖就是xx

师描述引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西湖这么美,你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

这一环节是对前一堂课学习的第一段的复习,让他们较快地入情入境。有助于让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2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语文课程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块,首次提出综合性学习,也正是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实现“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须的语文实践能力”等目标。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养。

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综合性学习是开放的,不应过分依赖教材,而是自主开发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架设生活与教材的联系,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学会欣赏自然生活中的诗情画意。

本次综合性学习主要使小组合作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观察自然。在读、说、画、写中认识自然,欣赏自然,发现美创造美。初步体验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让每个学生从心底热爱大自然。

教材分析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编著的现行三套(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语文教科书首次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材改革发展中成为《课标》精神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设置也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景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学习评价多向性。

即将使用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分别设置了“这就是我”“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自然”“探索月球奥秘”“我爱我家”“追寻人类起源”六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形式上各自独立,但六个内容却形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整体,首先它与阅读部分形成一体,也可以说是对阅读部分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其次,它关注“人生、社会、自然……”(《写在前面》)本册教材从关注自我、关注生命开始,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空间和领域里学习语文、认识科学、关注人类、关爱生命,充分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教材把学生引向生活,在活动实践中认识了解人类的起源、生存、发展和未来,以及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种种联系,由此可见,新教材一开始就旨在教育学生关注自己和周围的一切,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另外,在认识和了解中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在体验感悟中实现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在合作探究中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使综合性学习成为生活教育、人生教育、情感意志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契机。

“绿色与生命同在,人类与万物共存”。第三单元“感受自然”则在于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自然,真正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认识自然,“锻炼发现美的眼力”;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在对四季的回忆和描述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时间的流逝;在对心中美景的描摹和赞美中“陶冶爱美的心灵”,真正感受“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对象分析

初中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位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情感内容与追求,同时他们的思维也处于活跃阶段,创造意识比较浓厚。

七年级学生从小学阶段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求知欲最浓,好奇心最强,而又不失天真好动的秉性。他们敢于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能如实地袒露自己所见的一切,敢于创新,勇于展现自我,另外,已经历了近二个月的学习和培养,他们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对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能解决问题,同时他们更具有容易调动情感、产生情感的天性,也正是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目标设置:

1、体验自然,热爱自然,陶冶情操,调动情感,关爱生命。

2、感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认识并探究自然,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3、学会观察,学习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学习成果;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4、在积累交流中丰富语文知识,积淀文化底蕴。

5、在创作践中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其思维的灵活性、多维性和深广性。同时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语文学习,引导其更深入的理解“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的真正含义。

6、在观察、活动和欣赏过程中加强与别人交流,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内心感受、独特创造清楚地表达给别人,在此基础上积累语言和写作素材,训 ……此处隐藏14195个字……的语言写出四、五、七自然段的意思,背诵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文本的描写,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理解与感悟。

(2)通过自己的语言赞美胡杨,进而升华文章的中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之情。

四、说教法

赏析词句法、感情朗读法

五、说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文眼

1.背景音乐起,师:在茫茫的大沙漠,当黄沙袭来的时候,所有的生命都折服于沙漠的肆虐的时候,河流退却了,人群退却了,就连那雄伟的城郭也被掩埋了……有一个绿色的精灵,以不屈的精神与沙漠抗衡,与风暴搏斗,生生不息。它就是――胡杨。(出示胡杨组图)

2.师:人们崇敬胡杨,留下了许多赞美的文字。(揭示课题,齐读)

二、紧扣文眼,整体感知

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掌声》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首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爱的奉献”,本课在本单元中起着非常重要引领作用。我想:在教学时,如果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掌声就是爱,同学们都爱小英”这空化了的思想内容是不够的,只有让学生在“爱”的情感世界里,经历情感的洗礼,精神得到唤醒,沉淀为人格了,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为生命奠基”!面对着今天被爱重重包围的学生,我想:感受爱,只是起点,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爱?才是本课的终极生命意义!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根据上述对文本的认识,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年段“能质疑,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本要求,我根据本课内容及教学实际、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如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掌声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扣住词语理解句子,扣住句子体悟情感,扣住情感升华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

教学重点:

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小英在掌声前后内心的变化。

二、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真、活泼、想像力丰富,而且语言的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我为学生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殿堂,使学生在激情、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爱、懂得爱、奉献爱,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的教法是:

1.启发点拨法:巧妙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多媒体演示法:引入音像视频资料,使课件符合班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直观、形象、视觉效果好。

3.创境想象法:创设假如小英就在我们的身边等环境,让学生以想象谈话的形式理解文本。

4.评价激励法:教育心理学认为“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的肯定,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等。”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充满活力。

三、说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思辨能力、表达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方法的点拨与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我引导学生采用: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我运用教学机智,引导学生提出疑惑,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活跃课堂气氛,在讨论中理解、感受爱,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批注记录法:带着疑问读课文时画出相关答案,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记录读书体会。这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语渲染启动情感

一堂课的开课,犹如小提琴演奏,第一个音符就定下乐曲的音调,开课时我用激情的语言为本课定了情感基调,这样就让我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走入学习情景之中。

(二)整体感知积蓄情感

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我打破了一篇课文从头到尾顺着讲解的教学模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为了消除朗读中的障碍。我首先把文本中易错、难读的字音利用课件演示进行预习检查、强化。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关键词语的理解,探究小英在掌声前后内心的变化,边读边悟,随悟随记下自己的感受,也是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潜心品读升华情感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感悟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词语和掌声的内涵这部分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代讲,但我更侧重于在自主阅读中为学生搭建开放阅读的平台,保证了读的时间、读的形式,保持了读的兴趣。这入情入境的朗读足以让关爱之情,感激之心渗入到学生的心里。不仅让他们学会了阅读,更重要的我是想通过这样的教学教会孩子们学会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四)联系实际延伸情感

在学完课文后,为了弹响属于学生自己的那根情感之弦,我让孩子看《掌声响起来》视频课件,为下一步的朗读和仿写放飞思维,积累素材,实现情感、语言和思维同构共生!

(五)课堂总结内化感受

当不同内涵的视频响起的同时学生为身边人鼓掌,这样呈现出立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五、说板书设计

其目的在于依据课文内容,突出重、难点,清晰、美观、简洁,让学生一目了然。

六、教学反思

回顾本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认识:

1.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的每个环节,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选择教学策略,充分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理念,并向课外拓展学习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2.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授之以渔,点拨方法,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氛围,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点燃了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当然,我觉得这节课个别环节的精细化处理还有待加强。我为了照顾全体学生,使后面教学时间紧张。有待于加强整体设计的科学性。

我觉得课堂永远没有“完美”二字,但也正是这遗憾成为我探究课堂教学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教海探幽无止境,我要用我的教育智慧尽量减少教学遗憾,让我的课堂每一节都精彩!(说课完毕,谢谢评委老师)

《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