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说课稿

小学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4-07-16 10:31:54
小学数学说课稿15篇

小学数学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说课稿1

一、说目标

《因数和倍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内容,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也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能丰富学生有关整数的知识,加深对整数与整数除法的认识,同时由于这些知识比较抽象,所以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教材有所不同,首先是精简了整除的概念,其次是改进因数和倍数概念的呈现方式,采用除法的表现形式,更便于学生感知因数与倍数的本质意义。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学习,以及第四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重要基础。这是一节概念课,对于学生而言可能比较抽象和枯燥,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和个人思维发展的不同,在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从认知现状来说,他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经验,对整除的含义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奠定了基础。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的特征。

2、通过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二、说重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体会因数与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自主探索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

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这一理念,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在教学中以引导发现法、自主探究法为主,通过引导学生对除法算式的观察,放手让学生根据计算结果,按一定的标准给算式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出概念;结合算式,理解概念;抓住算式,构建模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启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概念。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课前交流,铺垫关系

课前与学生谈话,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做铺垫。

(二)观察分类,引出概念

首先让学生观察一些除法算式,找出它们的异同,然后分成两类,抽象概括出其中一类具有“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共同属性,从而引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三)结合算式,理解概念

在学生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基础上说一说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在交流中掌握概念。结合具体的除法算式介绍倍数和因数时,让学生充分的读一读,使学生初步感受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再通过练习36和7对反例的辨析,使学生感受更加深刻。

(四)自主探究,深化概念

本环节让学生运用概念自主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把学生的方法交流对比,引导学生有序思考。通过观察三个数的因数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这一环节课堂上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太少,在找18的因数时,由于担心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因数,对于因数的概念不够了解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所以引导的过多讲解的过细,没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五)总结评价,活用概念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途径,教师采用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拓展练习:哪些数既是24的因数又是36的因数?在疑问中结束本课,给学生留下探究的空间。最后让学生谈收获、自我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公正的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从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小学数学说课稿2

一、说教材:

稍复杂的方程的教学任务

例1教学解方程ax±b=c及其应用(列方程解形如ax±b=c的问题)

(1)把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解较复杂的方程。

(2)结合现实素材(足球上两种颜色皮的块数)引出,这种问题用算术方法解决思考起来比较麻烦。

(3解方程的过程其实是由解若干基本方程构成的(y-20=4,2x=24),需要强调把2x看成一个整体。

(4)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如2x-4=20,关键是使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二、说学生: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方程数量关系,及简单方程式的解法,而且我在前面的教学中已经笨鸟先飞,让学生接触了形如:ax±b=c的方程式。

三、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稍复杂方程式的数量关系式的分析研究,让学生根据应用题的题意列出正确的数量关系式。

四、说教学过程:

1、我先用三(转自数学网 )个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进行数量关系分析,说出数量关系式,引入本节教学内容:

①母鸡有x只,是公鸡的2倍。公鸡有几只?

②甲数是x,是乙数的2倍。乙数是多少?

③ 足球上的白色皮共x块,是黑色皮的2倍。黑色皮有几块?

2、然后再把第三小题进行改编,即教学例1:足球上的白色皮共20块,比黑皮的2倍少4块。黑色皮有几块?

3、再让学生思考讨论这个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该如何写?让学生进行尝试,并分小组研究讨论。把本节教学内容引向高潮和深入。

4、然后再让学生尝试列出方程式并尝试解答,小结解答的方法,总结解答的经验教训,思考解答的步骤及验算方法。

5、再对本课的另外两个复习题进行改编,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反馈和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和训练。反馈练习:

①母鸡有30只,比公鸡的2倍少6只。公鸡有几只?

②甲数是17,比乙数的2倍多5。乙数是多少?

6、巩固练习。

小学数学说课稿3

一、教材

1、教学内容:

《6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 ……此处隐藏24841个字……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订为:

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三、 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课件播放:千岛湖美丽的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景。画面定格在千岛湖的最高峰 。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千岛湖游玩好吗?

2、出示一组千岛湖游玩的信息:

游船码头千岛湖最高峰

坐缆车要 小时

爬山要 小时

宾馆 游船码头

乘汽车要 小时

骑自行车要 小时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你准备怎样游千岛湖,并用算式表示你所需的时间。

得出:1/2+ 1/3 5/8 +7/81/2+7/8 5/8+1/3

【设计意图: 我创设这个情境的意图首先想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其次在这个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组开放性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在学生列出的4个算式中,其中5/8+7/8是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习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另外3个是导分母的加法,为接下来新知的探究提供了素材。】

(二)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这样的五个小环节。

1、独立探险究

每人独立尝试3个算式,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2、小组合作,集体反馈

4人小组交流方法,再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3、算法优化

在多种算法中,讨论出最合理的方法:先通分,再计算。

有的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算法:

(1)化成小数计算

(2)通分计算

(3)画图解决。当学生出现这几种方法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体会并感悟出:化成小数计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画图解决很麻烦。从而得到: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

4、验算得出异分母分数减法

你能把自己的计算结果验算一下吗?(学生有的用加法,有的用减法)

通过验算这个小环节,自然引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5、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6、 再一次请学生选择游玩路线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教师将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算法多样化、优化的过程,使他们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同时既培养了良好的验算习惯,又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最后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比较,再次请学生选择哪种登山方式,并说明你的想法。有的学生会说乘缆车,这样节省时间;也有的学生会说爬山,这样可以节省金钱。这一小小的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一次让学生在选择中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展示了数学的魅力。】

(三)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1、单一练习: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

【设计意图:因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是通过通分把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所以我设计的第一个练习是通分。接下来第二个练习我设计了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情景,在这个大情景中又包含了3个层次的练习。】

2、创设生活情境:

目前我校正在打造书香校园的品牌,图书室最近新买了一批图书。

(1) 买来的故事书占总数的 1/4

科技书占总数的 1/6

基本练习:出示两条信息

要求学生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学生可能列出 1/4+1/6 1/4-1/6

【设计意图:一方面是巩固新知,另一方面当学生在计算时出现有12、24作公分母时,通过比较,感悟出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最简便。】

(2) 综合练习:

在前面2条信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条信息:连环画占总数的 1/5。

要求学生求出:这三种书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列出:1/4+1/6+1/5

【设计意图:一方面由2个异分母分数扩展到3个,这是知识的又一次拓展,也是对教材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

(3) 思考练习;

在前两个信息的基础上,补充这样一个问题:其他书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尝试解决:1-1/4-1/6

【设计意图:为了体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思考性的问题。如果学生不能当场解决,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课后去思考。】

(四)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请学生谈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五)板书设计 通分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转化

【设计意思:通过学生的回顾总结,再次让学生明白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从而不断完美学生的认知结构。】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力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的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一理念。在学习方式上力求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理念,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在教学评价上:我不仅关注计算法则的得出,更关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说课稿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